10月18日至19日,由亚太版权协会(Asian Pacific Copyright Association, APCA)与山东大学法学院主办,北京德和衡(青岛)律师事务所协办的“2025年亚太版权协会年会”在青岛举办。来自美国、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印度、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与实务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亚太地区版权理论与实践的前沿议题进行深度交流与前沿探讨。

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院长周长军教授主持,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邢占军教授致欢迎辞,向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同时对APCA的信任表示感谢。邢书记表示,希望远道而来的与会专家在学术交流之余,也能漫步于山海之间的校园,感受青岛独特的城市魅力与山东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APCA前任会长、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Natalie Stoianoff教授与现任会长、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何天翔副教授分别致开幕辞,向山东大学为此次会议做的准备工作表示感谢,也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对大会的支持与配合表示感谢。

会议首日聚焦于版权理论演进、人工智能相关议题及其全球发展趋势,由APCA副会长、山东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石巍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李明德发表了题为“互联网版权保护的三个问题”的主旨演讲。美国托莱多大学法学院杰出校级教授Llewellyn Joseph Gibbons随后进行了评议。与会专家就“亚太版权理论与实践发展”“人工智能与版权基础”“人工智能与版权侵权”“版权新发展的全球视角”“交叉领域的版权问题”“AIGC的可版权性”“版权市场”以及“版权与创新”等八大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从多维度解析版权制度的核心挑战与发展路径。
次日议程重点关注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由APCA会长、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何天翔副教授主持。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GRUR讲席教授Matthias Leistner就“全球视野下的人工智能培训”做主旨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刘孔中进行评议。随后,与会青年学者围绕“前沿技术与版权理论”“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作者认定”“合理使用与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时代的版权理论”等四大主题进行了成果展示与交流。

会议闭幕环节由石巍教授主持,北京德和衡(青岛)律师事务所主任、德和衡(青岛)研究院院长张美萍致闭幕辞。张美萍表示,此次会议促进了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剖析了版权领域的不同观点和理论。同时也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能够继续深耕版权领域,推动亚太地区版权领域的发展与融合。最后,会议在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亚太版权协会于2011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旨在构建亚太地区版权及相关权益领域的合作平台。该协会通过开展立法调研、推动多边对话与学术交流,积极回应区域内有关版权保护与协调的需求与关切。同时,其持续深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对话与合作,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版权事业朝着开放、包容、平衡与共赢的方向稳步发展。
文 | 吕晓涵
图 | 法宣 青岛校区融媒体中心
审核 | 董雪梅 刘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