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付本超研究团队在《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的“Advances in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allenges, Solutions and Perspectives”版面发表题为《China’s marine plastic pollution governance path: focusing on the judicial positioning of PIL initiated by procuratorial agencies》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付本超,共同作者为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郭传凯、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李修娟、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蔡海东、法学院2025级博士生郭金华、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赫然,通讯作者为法学院2025级博士生郭金华,论文由“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施中的数据运用与数据治理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海洋是自然资源的宝库,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当前,全球海洋安全、发展、治理面临一系列突出挑战,我国始终积极推进全球海洋治理进程,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推动者和积极行动者。论文系统梳理了我国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立法现状与司法实践现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重点论证了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关键作用,针对当前检察机关在办理海洋环境污染案件中存在的相关难题,提出应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检察公益诉讼理论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海洋环境司法保护机制,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是海洋科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JCRQ1),其特色版面“Advances in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allenges, Solutions and Perspectives”聚焦海洋环境治理的关键议题,包括海洋污染、生态系统保护以及可持续蓝色经济发展,为全球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提供了前沿学术交流平台。
原文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marine-science/articles/10.3389/fmars.2025.1633230/full
文 | 李赫然
审核 | 董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