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校园动态 >> 正文

后浪与法·校运会优秀运动员风采 | 胡歆悦——你只有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发布日期:2023-06-15    作者:     来源:     点击:

胡歆悦,女,共青团员,法学院法学专业2020级本科学生,曾任法学院文体部部长、法学院女子排球队队长、2020级3班文体委员、排球社副社长。曾两次获得从文书院特长奖学金一等(体育素养类);2021年、2022年“山大杯”排球联赛冠军,2023年“山大杯”排球联赛亚军;第二届校运动会三级跳远冠军、4×100米接力冠军;第三届校运动会跳高冠军、三级跳远冠军;青岛市高校运动会4×100接力亚军、跳远季军。



我与体育运动之间的故事,要追溯到童年。我从小就活泼好动,从摇摇车到滑板车再到自行车,从家里的摇篮椅到广场的秋千健身器材,在无数次的摔跤与受伤中我探索到了运动的快乐。上了小学,懵懂地被班主任报了800米,在奋力地奔跑中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长跑,讨厌喘不上气来的感觉。直到初中,班里要报名4×400米接力,但却凑不齐人,老师看我手长腿长就给我报上,跑的最后一棒。那是我第一次在团队中参与竞技项目,接棒时是第三名,我秉着股不服输的劲,连超多人,最后一秒冲到了第一名。跑完之后腿是麻木的,心是雀跃的,我发现团体运动中的团队责任感能够激发我的斗志,也至此之后,每年的运动会我都会参加。



但是我在跑步上的天赋实在一般,可能是心肺功能不是很好,在中长跑项目中的发挥不尽人意。真正让我爱上体育的,是排球。在初中的体育课上,老师教授了排球这项运动,我才感受到团体类体育项目的魅力。从初中到大学,我一直是排球队的一员,从简单的颠球游戏到能够有效地组织进攻,我对排球的兴趣也日益浓厚。与此同时,我非常享受与队友并肩作战的感觉,也无一例外地跟她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大学里的排球氛围普遍不是特别浓厚,也一度让我比较苦恼,但是我在排球课上认识了许多对排球感兴趣的同学,他们虽然没有什么基础,但是有对排球的热情与向往,我也把她们都发展成了排球协会或者法学院排球队的一员。每年临近比赛的时候,我们都会提前组织每天一次的训练,尽管没有教练带队,大家也没有足够的训练经验,但是我们仍怀揣着热情与希冀积极备战,并成功地在三年的排球赛中取得两冠一亚的好成绩。这离不开我们法学院全体女排队员的共同努力,非常感激队员们能够放弃宝贵的学习娱乐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排球技术,为法学院女排添砖加瓦。



而我加入田径队的契机,要特别感谢陈德旭老师的推荐。大一参加运动会的时候,我发现法学院女子三级跳远的项目是空缺的,虽然没参加过此项运动,但是一直以来排球训练让我对自己的弹跳力有一些信心,于是本着充数的念头报名参加了比赛,结果拿到了第一名的成绩,也引起了我当时的体育老师陈德旭老师的注意。大二的时候,校田径队要组织学生参加青岛市高校田径比赛,但是队内的女选手特别少以至于项目都报不满,陈老师便向田径队的谷昭卿老师推荐了我,从来没参加过田径类训练的我好奇地答应了。直到比赛前集训我才发现其中的苦头,每天下午都有训练,一天练项目一天上力量。我被安排在了跳高跳远项目,刚开始我还觉得接触到了新鲜的运动而颇有趣味,但是很快我就遇到了瓶颈,姿势不对,步点不对,力量不够,短时间内技术上无法提高,让我产生了挫败感。更令我痛苦的是提升力量所进行的无氧训练,举铁深蹲、练腹肌、练背肌,每天都带着浑身酸痛回到宿舍,第二天连起床都困难。短短一个月的集训,我的腿粗了一圈,但力量也确实提高了,并帮助田径队在市赛中获得了建队以来的最好成绩,总分位列第二。我也获得了体能上更是心态上的成长,彻底热爱上了田径运动,对校田径队产生了归属感。



回顾我与体育的渊源与旅途,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鼓励与教导,也感激队友们的努力与支持,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坚持与拼搏。体育运动,拼的不仅是天赋,更是毅力与汗水铸就的技术与实力。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我能继续坚持下去,也希望法学院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能够加入各项体育赛事,为学院争光添彩!


图 | 胡歆悦

文 | 胡歆悦

审核 | 付